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,从防蚊开始
2025-08-08
近期高温多雨,蚊虫大量繁殖,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入高发期。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(白纹伊蚊、埃及伊蚊)传播,需从源头控制蚊媒孳生。
登革热:由登革病毒引起,是全球传播最广的蚊媒病之一。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,会在1-2周内好转。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(可高达40℃)、剧烈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痛(有“断骨热”之称)、皮疹、出血倾向、恶心呕吐等。部分病例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,危及生命。
基孔肯雅热: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,患者典型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,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,尤其影响手腕、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。皮疹、肌肉痛、乏力等也较常见。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,但部分患者的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。
白纹伊蚊背部有一道明显的白色纵纹,而埃及伊蚊背部有独特的“竖琴”状白色斑纹。
白纹伊蚊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,而埃及伊蚊仅分布在南方局部地区。
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都喜欢在小型积水中繁殖,攻击性强,可传播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、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。
1.清理各类积水
2.管理储水容器
3.特殊场所处理
1.保持环境清洁
2.优化设施设计

1.空间喷雾
2.滞留喷洒
1.行前准备
2.住宿选择
3.返程后观察
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,如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