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MO点亮“心”希望!我院ICU成功救治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危重患者

2025-09-22

 近日,连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(ICU)应用ECMO(体外膜肺氧合)技术,再次挑战生命极限,成功为一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重度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实施VA-ECMO(静脉-动脉体外膜肺氧合)技术。重症医学科凭借高效的快速响应机制、精准的临床决策以及娴熟的ECMO技术,在抢救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经过全力救治与精心守护,患者转危为安。

 

病情骤变,命悬一线:一场与“死神”的极速赛跑

 67岁的邓叔(化名)因为突然“胸闷、气喘”被紧急送进我院重症医学科(ICU)。检查发现,他是急性心肌梗死,而且距离发病已经超过24小时。当时,邓叔的情况非常危险:血压极低、神志不清,全身多个器官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,心脏几乎无法正常工作,心跳随时可能停止。

 这种病的死亡率非常高,普通药物已经难以维持他的生命。ICU团队迅速行动,第一时间为他进行了气管插管、上呼吸机辅助通气,并用强效药物维持血压,同时组织多个科室专家紧急会诊。

 心血管内科团队立即为邓叔做了冠状动脉造影,发现他心脏的右冠状动脉被完全堵塞,里面还有大量血栓。医生们果断行动,通过手术把堵塞的血栓抽吸出来,并在血管里放置了支架,重新打通了堵塞的血管。

果断决策,迎难而上:启动生命的“终极支持”

 手术后,邓叔的血压仍然不稳定,病情还在继续加重。在全面评估情况并与家人深入沟通后,ICU学科带头人邓虹主任医师和科主任黄颖妍副主任医师果断做出决定:立刻启用VA-ECMO生命支持系统——这是挽救邓叔生命的最后希望!

 VA-ECMO相当于一台“体外心肺”,能够临时替代心脏和肺的功能,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恢复时间。ICU团队技术娴熟、配合紧密,迅速完成了血管穿刺、管路连接和体外循环建立等一系列复杂操作。随着ECMO开始运转,效果逐渐显现:邓叔的血压稳步回升,血液指标改善,身上因缺氧出现的“大理石样斑纹”也慢慢消失。      

精准施治,化险为夷:多学科协作聚力守护生命

 VA-ECMO管路建立后,患者的精细化管理是成功与否的关键。血流动力学管理是难点和重点,ECMO运转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发生病情变化。上机开始,邓叔的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,有时出现血压骤降,有时又出现心脏停搏,必须迅速查找原因,及时调整ECMO参数。

 治疗期间,邓叔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,消化内科团队予床边进行胃肠镜检查及镜内精准止血;联合输血科进行少量多次输血改善贫血和氧输送。联合药学部、感染科团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抗感染、抗凝方案及精细化的管理方案,严密监测凝血功能,每日多次行床旁超声监测心肺功能、容量状态。邓叔合并急性肾衰竭,予ECMO联合CRRT(连续肾脏替代治疗)技术精细管理容量,减轻心脏负荷。超声科床边行心脏彩超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。通过多学科协作,邓叔的心功能逐渐恢复,各器官功能好转。

 

 在11天的ECMO支持期间,ICU的医护人员全程守护,密切关注着患者的每一次细微变化,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。邓叔的心脏功能逐渐恢复,经过谨慎评估,成功为邓叔撤除了ECMO设备。

接力救治,生命续航:上下联动守护康复之路

 撤除ECMO后,患者转至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继续治疗。在上级医院技术支持下,患者的感染得以控制,撤除了呼吸机,肾功能逐渐恢复。病情好转后,患者再次转回我院康复治疗,在ICU及心血管内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,患者康复出院。

使命担当,守护生命最后防线

 此例危重患者的成功抢救,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(MDT)救治模式的优势,彰显了ICU作为医院危重症救治平台的核心实力,标志着我院对极危重心血管疾病的救治已达到区域领先水平。

 ICU团队不仅勇于挑战尖端技术,更是以高度的责任感与精湛的医术守护生命。这里是生命的最后防线,每一起成功案例的背后,都是团队对医术的不断追求、对生命的深切敬畏,更是团队日夜坚守的奉献。我们将始终秉持“生命至上”的理念,持续提升技术能力,以先进的理念和精湛的医术为危重患者托起生的希望,履行我们作为生命“终极守护者”的庄严承诺。